Navigation menu
大海蕴藏着丰富的宝藏,人们梦想着出海寻找宝藏。 11月7日至9日在厦门举办的第八届国际潜水救援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上,记者们向记者展示了1000余台潜水救援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尖端装备,展示了我国在海洋开发利用方面的创新实力。可下潜至4000米:大型无人遥控潜水器“FCV4000”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向远海、深海推进,海洋工程团队面临着适应更高压力、远距离信号传输、更精准水下作业等挑战。在中海辉固地球科学服务(深圳)有限公司展区,一款可在4000米深度作业的遥控无人潜水器引起了公众的关注。大型遥控u无人潜艇型号“FCV4000”。新华社供图 王宇豪董事长、翟慧杰介绍,遥控无人潜水器“FCV4000”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海光电数字传输控制系统,配备高清摄像头、传感器、机械臂等设备。可在深水高压低温等极端环境下执行海洋工程保障、油气设施维护、海洋资源开发等任务。 “在研发过程中,我们掌握了自主控制系统等先进关键技术,并将作业深度扩大到4000米。”宰慧杰说。深水隧道安装:自航式运输安装船“亿航金安一号”埋地管隧道 深海埋地管隧道是将大口径混凝土管道沉入海底,进行施工的工程。连接到水路。海底海流复杂,水深。汲取管的精确放置需要专门构造的容器,而仅使用传统容器很难实现这一点。自航式潜管安装运输一体化船模“亿航金安一号”。新华社记者王宇豪摄。王它长190.4米,宽75米,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。我们可以满足您各种浸管项目的施工需求。 “一航金安1号能够在不依赖辅助船舶的情况下退出沉管来到水面,可以连续完成安装工作,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。”该设备的应用体现了我国在埋地管道施工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。 ”王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表示,记者看到,他的“水下矿工”机器人最大作业深度为2000米,机器总功率为50千瓦,即使在复杂的洋流中也能灵活作业。公司董事陈崇辉表示,该水下机器人有“三头六臂”。它不仅可以在水下切割、清洁和抛光,还可以携带专业设备完成检测任务。机器人本体、释放回收系统和控制室一体化设计。在大多数构建环境下,发布和调试可以在半天之内完成。 《保卫海洋环保防线:海上溢油处理无人船“万洋蔚蓝”号。无人车、无人机日益融入日常生活。海上,无人船在海洋勘探、环境监测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运用也在加速。展会现场,海上溢油无人处理船“万洋蔚蓝”号浙江省万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船舶正在展出。王紧急。海浪受风浪变化影响,稳定使用具有挑战性。自航式混流空气波发电平台为发展海洋清洁能源提供了新思路。设计输出功率为100千瓦,采用后弯管振荡水柱装置和新型空气涡轮技术,将波浪转化为电能,使其能够独立航行并全天候发电。 “未来,‘吉达4号’不仅能够在海上提供电力,还能用于淡化海水、制备氢能。”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利平表示,此次展会将展示1000余件技术装备,从水上机器人深水区到大型工程船舶、海洋勘探装备等,应有尽有。新能源装备,展示了公司智能化、绿色深水发展。我国海洋科技为我国海洋发展展现出强劲动力,协会将继续为各方搭建信息交流、技术推广和贸易合作的平台,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