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vigation menu

新闻中心

武汉江夏打破学历培养、职称“铁律”。娱乐公

楚天都市报集目讯(通讯员叶艳平、田勇)“人力资源政策门槛太高,看得见却遥不可及。”今年3月至6月,武汉市江夏区委组织部走访全区350多家企业时,听到不少这样的评论。公司经常报告传统人才指标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。针对这一问题,江夏区取得了重大进展,10月10日新出台的《汤逊湖人才政策15条》,首次直接赋予民营企业发现人才的权利,并为有效降低人才发现门槛,推出“企业发现、以投资代评价、以竞争代评价”三大创新机制。政策第十条规定,对经批准的民营企业名单进行审核,确定一大批民营企业。f 设立E类人才认证岗位,重点关注江夏区“331X”产业链。获得认证的企业可以制定自己的人才推荐标准。除了企业自愿发现外,新政策还将拓宽“投资不评价”“竞争不评价”的人才发现渠道。 “以投代评”规定,接受江夏区政府投资基金直接投资的企业,其核心团队成员可直接取得人才认证资格。这意味着市场投资行为已成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。采用“比赛,不评比”的方式,大赛国家级、省市级创新创业企业获奖者将携获奖项目落户江夏,并按照相应标准认定为唐孙虎E型人才。条件。新政策不仅降低了一定的人力资源标准,还提供了全方位的激励保障。经企业自主认证的人才纳入以高层次人才为主的区级人才库管理,可享受表彰奖励、购房补贴、租房补贴等综合人力资源政策。例如,E类人才可获得三年1.5万元的奖励,江夏区首次购买商品房可获得8万元的购房补贴。对境内外一线城市、新一线城市回国的湖北省合格人才,给予一次性回国补助5万元。